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耶穌憐憫我們

證道題目:「耶穌憐憫我們」
證道經文:馬太福音14:13-21
五旬節後第七主日
日期:2011年7月31日
地點:美國印第安納州Evansville城市,
路德會聖保羅教會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阿們。

你如果是耶穌當時的門徒,你會怎麼辦?耶穌告訴你,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罷!」(太14:16和合本)怎麼可能?除了婦女、孩子之外,約有五千個人哪!那天,耶穌本來想要自己跟十二個門徒安靜地休息,但是,眾人發現耶穌要去哪裏,所以他們就跟著去。雖然耶穌本來就是要離開眾人,但是,祂看到這麼多人的時候,祂就憐憫他們。馬可福音說耶穌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可6:34和合本)。因此,耶穌就牧養他們。馬太告訴我們耶穌治好他們的病人,馬可說耶穌也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現在,天已經晚了,所以門徒就來告訴耶穌,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裏去,自己買吃的」(太14:15和合本)。從耶穌的回答,我們應該可以結論,說門徒那樣叫耶穌叫百姓散開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情況處理的不太好。他們也許在想耶穌為什麼還沒有面對這個問題。因此他們大概有一點不耐煩地叫耶穌趕快叫眾人走。但是,耶穌給門徒的回答一定讓他們很震驚;也許也讓他們很害怕!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罷!」(太14:16和合本)

現在門徒怎麼辦?耶穌到底要他們作什麼?有些神學家認為耶穌要他們,自己行神蹟,因為在馬太福音幾章前面耶穌就給他們行神蹟的權柄。但是,至少這天,聖經只說是耶穌在醫治病人,沒有提到門徒也在作。無論怎麼樣,門徒若要給眾人吃的,他們一定是要靠耶穌神性的能力來作。耶穌這樣告訴他們至少在訓練他們的信心,祂要他們自己碰壁,了解唯一能作的就是相信聖子,耶穌基督會供應他們,會藉著他們作這個餵養眾人的神蹟。結果,門徒的信心怎麼樣呢?馬太告訴我們門徒回答,說:「我們這裏只有五個餅,兩條魚」(太14:17和合本)。在這裏,約翰補充,告訴我們門徒還說:「只是[這些]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6:9和合本)。門徒破產了。他們覺得無能為力,他們的信心也很軟弱,他們沒有仰望耶穌,反而好像向祂抱怨。

現在,我們又換到耶穌看祂怎麼回答。祂的門徒好像不行,信心也不及格。耶穌是不是罵他們,或給他們炒魷魚呢?祂有理由這樣作啊。那,我們不知道耶穌以什麼口氣說下一句話,但是,祂至少沒有直接地罵他們,也更沒有給他們炒魷魚。耶穌對他們說:「拿過來[這一點食物]給我」(太14:18和合本)。

從這句話開始,剩下經文都是耶穌在掌管,都是耶穌在解決問題了。我們現在看剩下三節,從第19節開始:「於是[耶穌] 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太14:19-21和合本)。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門徒還是照耶穌原來的吩咐給眾人吃的,對不對?耶穌行神蹟之後,就給門徒食物,接著,門徒就把食物給眾人。這食物也不僅讓眾人吃飽,還剩下十二個籃子的零碎!耶穌的憐憫很豐富。祂不僅治好眾人的病人、也教導他們,耶穌還給他們吃飽。耶穌也憐憫門徒了。門徒不及格,但是,耶穌憐憫他們。耶穌不離棄他們,耶穌還使用他們給眾人食物。

你有沒有經驗過像耶穌12個門徒那天所經驗的?你面對一個情況,你知道你無能為力,你唯一能作的就是盡量依靠上帝。你有可能也不怎麼相信祂能幫助你,你也許還像祂抱怨。但是,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我們罪人有的時候很驕傲地認為我們知道上帝應該怎麼作。我們向祂說:「上帝啊,天已經晚了,你要趕快這樣作。你怎麼還沒有處理事情呢?你應該這樣作!」但是,上帝是不是應該要照我們所吩咐祂的去作呢?常常沒有。祂反而故意不作,還告訴我們驕傲的罪人說:「好,如果你真的都懂了,那麼,你自己解決問題了,你不是很厲害的嗎?」

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我們碰壁了。我們破產了。上帝就是要我們碰壁。這個就是上帝律法主要的作用,只有病人需要醫生(參太9:12)。我們若不覺得我們有罪的疾病,我們就不會覺得我們需要赦罪的醫生,耶穌基督。是因為耶穌憐憫我們,祂有的時候讓我們很深刻地了解,我們真的無能為力。上帝的律法讓我們了解我們驕傲的罪。因為上帝憐憫我們,祂用祂律法的刀劍刺穿我們的心(參來4:12)。當聖經說是上帝的恩慈領我們悔改(參羅2:4)。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上帝的律法使我們重新了解我們唯一能作就是依靠上帝的憐憫。雖然我們信心也很軟弱,但是,我們沒有其它的路。接著,上帝也就照祂「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參羅12:2)來解決問題了。祂解決的方式可能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方式。有可能祂好像就是沒有解決問題。但是,祂給我們祂的恩典,這恩典也夠我們用(參林後12:7-10),這恩典也能保持我們一直到我們進入天堂的時候,就是那所有問題都完全解決的時候。上帝是這樣憐憫我們的。祂也不僅是這樣憐憫我們的。祂甚至還使用我們就像耶穌當時使用門徒給眾人吃的,上帝使用我們作祂在世上的工作,這也是祂的憐憫。

上帝就是憐憫我們的。當然,我們得救、我們有永生的保證是出於上帝的憐憫。以弗所書說:「然而,上帝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 」(弗2:4-7和合本)。

其實,我們所有在世上的日子,從頭到尾都是靠上帝憐憫的。聖經說:「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哀3:22-23和合本)。上帝的憐憫每天早晨都是新的。我們靠祂的憐憫每天過我們的生活。上帝的誠實也是極其廣大!我們可以依靠祂。就像我們在主禱文所禱告的一樣,「我們日用的飲食」上帝會供應我們祂也給的很豐富!祂的憐憫真的不致斷絕就像耶穌給那麼多人吃飽,還剩下12個籃子!

我們今天整個崇拜儀式都在強調上帝豐富的供應。在今天的入壇詞從詩篇第105篇,我們看到耶和華如何給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鵪鶉和嗎哪。我們也都知道那時候的供應,的確是出於上帝的憐憫,因為當時的百姓一直埋怨上帝。我們今天的福音書經文就是告訴我們耶穌如何餵養大概一萬多人。這兩段經文詩篇105篇和馬太福音第14章主要是關於我們肉體的需要。

但是,我們今天的舊約經文強調我們靈魂的需要,也告訴我們上帝如何餵養我們的靈魂。我們現在再看一次我們今天舊經文的前面3 節以賽亞書55:1-3:「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賽55:1-3和合本)。

這是很特別的經文。有沒有注意到耶和華叫我們要吃的是什麼呢?就是祂的話。祂說:「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這個就像耶穌自己摘用舊約的經文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6和合本)。上帝藉著祂的話來餵養我們滋養我們的靈魂。今天早上祂就是這樣作。

我們今天早上的共禱文,很完整地總結這一切充滿憐憫的上帝餵養我們的身體和靈魂。我們剛才禱告說:「天父,我們雖然不配你的仁慈,但你仍然供應我們身體和靈魂的需要。求賜給我們你的聖靈,因此我們承認你的禮物、感謝你的恩典、並樂意順服你的旨意。」很好的禱告。我們幾個月後,當我們開始領聖餐的時候我們更能體會到上帝完整的供應。我們會吃耶穌的真身體我們會喝耶穌的真寶血都是為了使我們的罪得赦免。這麼好。聖餐之後的祝福強調這供應。牧師說:「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堅固、保存你們的身體和靈魂直到永生。平安地去吧。」

將來在天堂我們也會享受耶穌基督那被殺的羔羊的婚筵(參啟19:9)。先知以賽亞形容這婚筵,說:「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筵席。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賽25:6-8和合本)。

上帝的憐憫是好豐富的,是完整性的,是存到永遠的。在我們今天主要的經文,我們看耶穌如何憐憫眾人。耶穌給他們的疾病醫好,給他們的靈魂教導,給他們的身體吃飽。耶穌也憐憫祂的門徒。他們表現的不太好他們以為他們比耶穌懂事情。他們還有一點不耐煩地叫耶穌趕快解決問題了。他們對耶穌的信心也蠻軟弱。但是,耶穌憐憫他們。祂先讓他們碰壁再讓他們了解,他們唯一的方法就是謙卑地依靠祂的憐憫。然後,耶穌的確奇妙地處理事情。祂行神蹟,給眾人和門徒吃飽,還讓門徒作他同工給眾人吃食物。

我們也是耶穌的門徒。我們也常常以為我們比上帝懂事情。我們也會不滿意上帝處理事情的方法,或認為上帝根本沒有在行動,根本不要幫助我們。但是,上帝憐憫我們。祂先讓我們碰壁,祂提醒我們祂是創造主上帝,我們只是祂的受造之物,也是罪人。但是,祂愛我們。我們知道祂愛我們因為祂為我們的緣故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參約3:16)。耶穌在十字架上憐憫我們,赦免我們的罪。祂到現在還繼續憐憫我們。祂藉著律法讓我們碰壁之後,祂重新藉著福音恢復我們。祂還使用我們在世上當祂的同工來服侍我們周圍的人。上帝的憐憫每天早晨都是新的(參哀3:22-23)。我們因著上帝的憐憫有生命,也有永遠的生命。我們感謝上帝,感謝祂憐憫我們。奉父、子、聖靈的名。阿們。

沒有留言: